高考填报志愿说到底就是考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高考成绩、学校以及专业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实现三者平衡往往很难:根据考生的分数,学校要进一个档次,则专业可能就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如果侧重选择专业,则学校可能就要退一个档次。很多家长考生认为,第三批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多、专业多、计划多,容易被录取,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要合理填报高职院校和专业志愿,也往往很难。对此,笔者以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填报前提:
掌握政策,减少志愿填报风险
考生填报志愿首先要确保自己能够被顺利录取,因此必须掌握相关政策,规避风险。目前实行的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各批平行志愿只实行一轮投档,不补充投档。根据这个投档程序,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合理规避一些填报风险。一是院校志愿搭配不合理,没有做好合理梯度,致使该考生存在无法被投档的风险。二是由于投档数比例略大于高校招生数,被投档的考生中将有部分面临被退档的风险。三是考生档案被投到某院校后,所填报的志愿因自身因素未被录取,如专业不服从调剂、或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或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了解该院校的招生简章、招生章程等信息,并建议考生填报专业服从,从而增加录取机会。
左手院校:
精挑细选,做到院校梯队搭配
对于选择第三批高职高专院校的考生来说,从6月9日高考结束到8月中旬网上填报志愿,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可以考虑挑选院校。笔者认为考生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要做好“三选”,即“初选、筛选、精选”,从而做到院校梯度搭配,合理填报院校志愿。第一步,初选。考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初选出自己有意向的院校。第二步,筛选。考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查找相关的院校信息,要充分考虑院校的办学理念、专业定位、教学质量、历年招生就业情况、地理位置、区域环境等各种因素筛选比较中意的院校,同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收集、电话咨询、询问老师或者亲戚朋友等途径进一步了解院校。第三步,精选。考生要结合自身的高考成绩,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等综合因素,精选自己满意并适合的院校,既要考虑院校的层次和报考热度,又要适当拉开档次,确保能够被顺利投档。
右手专业: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专业与就业相统一
考生填报高职院校选择专业时,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思路,同时兼顾个人兴趣,实现专业与就业相统一。因此,考生在报考前应了解该专业目前的市场需求与就业方向等,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选好专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顺利就业、走向社会创造条件。
(摘自 浙江日报2010高校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