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不少考生及家长为此可谓做足了“功课”。但往往微观有余、宏观不足,虽然功课做足,却往往没能选对方向,事与愿违。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学校、如何选择专业呢?人人会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能选择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相结合的专业当然好,关键是不少考生不知道什么是适合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下,要让同学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有明确的专业兴趣,实在太难了。因此,选择学校和专业不妨从宏观上去把握方向,微观着手注意技巧。
一、重点关注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一般来说,优势专业、特色专业都是各校重点建设的专业,有的专业还有省级甚至中央财政支持。由于这些专业投入较多,实力自然雄厚,容易在同类院校中取得竞争优势。
二、充分关注专业群和专业大类。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十分强调专业群建设,专业群是职业岗位群相近的若干相关专业组成的,专业群内的专业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
三、积极关注受政策鼓励的专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各个方面的,近几年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给一些新兴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如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制药、电子商务等专业,特别是一些涉农类专业,政策方面不断传来利好消息。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不仅容易被录取,而且可以预见,今后几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日益走俏。另外,对于部分喜欢挑战性的学生来讲,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四、适当关注中外合作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目标并不专指出国留学,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教材、课程等,提高办学质量。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中外合作专业是单独代码招生,由于学费相对较贵,录取分数也会比普通专业低一些。因此,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考生来说,虽然学费贵了点,但出国与不出国两相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特别关注招生计划变化。不少家长和考生会收集有意向目标学校三年甚至五年的录取信息,但只关心录取分数和排名,很少关注不同年份总体计划、分校分专业计划的变化。某个学校(或专业)的招生计划发生变化不仅会影响该学校(或专业)的录取分数,而且会影响相关学校的录取分数。